據報道,公安部將對國內公安部統(tǒng)一部署對國內多個大宗商品交易場所進行突擊檢查,范圍涉及多個省市。并且與以往不同,此次檢查不是由公安部經偵部門聯(lián)合相關監(jiān)管部門展開,而是由刑偵部門牽頭,進行突擊檢查,顯示其打擊力度強大。
一位現貨市場人士表示,此次由經偵部門主導,“更傾向于定性金融詐騙,目標就是針對貴金屬現貨交易,就是沖著白銀市場去的。”
此前消息稱,在5月27和28日兩天,已經有接近30家交易所受到調查,交易所涉及多個領域,不僅僅在白銀業(yè)務,某些交易所的網站出現登錄異常,而受到調查原因基本都是使用過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交易場所。
中國采購物流與采購聯(lián)合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一位領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最近也從行業(yè)內聽說了此事,但是此次調查的范圍集中在特定領域,并不是正對全行業(yè)的檢查。
一位參與行業(yè)政策制定的專家分析,主管部門對交易所按照屬性有三種分類,第一是完全的現貨交易中心,這類平臺原先是作為貨運集轉地的,完全服務于實體經濟,是國家鼓勵發(fā)展的一位交易中心。第二種是做中遠期交易的,屬于類期貨交易所。第三類是完全的投資客資金炒作交易平臺,這一類交易所就是目前要檢查的對象。國外是先有現貨交易平臺,再有期貨交易平臺,而在中國則正好相反,目前正是現貨交易平臺蓬勃發(fā)展時期,發(fā)展速度過快,須加強監(jiān)管。
上述專家告訴記者,目前全國有運營資質的現貨期貨交易平臺一共有600多家,在運營的有300家,勉強能夠維持的只有93家。中國不銹鋼交易所、華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多家大型交易所,其均表示沒有接到檢查通知。一位交易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,目前白銀市場上,手續(xù)費和保證金的不合理是很大的問題,不參與集合競價的實體的掛牌交易所不在檢查范圍。目前除了白銀以外,農產品也是需要整頓的一個領域,由于交割困難,農產品往往易受操控。